广州

当前选择:广州

当前位置: 广州学大教育 > 广州资讯 > 广州

让孩子们爱上阅读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1-13 20:42:23

  新教材的使用已经有一定的年份,大家的反响还是比较热烈的,下面就如何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

  五年级下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选读课文8篇)这28篇课文共分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各个专题单元组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样编排,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每篇课文具有独特的代表性,为我们展现了很多优美的意境,课文中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默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读书,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呢?

  1、明确每个专题单元组和每篇课文的阅读训练目标

  本册教材的八个专题单元组的阅读训练目标是不同,每篇课文的阅读训练重点也是不同的,如在教学第三组“语言的艺术”时,训练的侧重点就应放在人物语言上,学生通过课文中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通过与剧本、相声等文学体裁的接触,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训练的侧重点是揣摩文章写法,让学生在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同时,揣摩、学习作家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22课人物描写一组,其中“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段训练的侧重点是学习人物的动作描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段训练的重点是凤姐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林黛玉的心理描写,“临死前的严监”一段训练的重点是细节描写。第五组“中国名著之旅”训练的侧重点应是接触中国古典名著。第四组“他们令我们感动”训练的侧重点是在读中感悟文中的价值取向,受到文中人物精神力量的感染。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训练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每课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应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认读全篇课文,扫除障碍,获得初步感受的过程。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未能深入,所以该阶段的认识是粗浅的。在深入读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继续加强朗读和默读基本功的训练,尝试多种读书形式,使每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从容、充分、创造性地读书。学生读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要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引导时要让学生通过品味有特点的重点词句、精典段落、优美篇章等途径,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讨论、补充,交流阅读后的感受。交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语文知识方面的收获,可以是人文知识方面的认识,也可以是自己在情感方面受到的启示等等,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个性阅读。

  2、重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关注儿童的想象世界”这是教材中选文的又一个突出特点。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想象丰富、独特,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时空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办法。 如教学《草原》一课,启发学生想象:草原的自然风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人场面。教学《晏子使楚》一课,引导学生想象晏子会见楚王的过程,将其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让学生想象船夫驾驶小艇行船时的感受,更好地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二、融入不同体裁的文章,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五年级下册教材融入了一些新体裁的文章,有些体裁在小学课本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如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在第三组“语言的艺术”里,安排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本册安排文言文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第四学段的学习搭一个梯子,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为顺利过渡到中学的文言文学习作一个铺垫。《杨氏之子》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教学时可让学生积累背诵,不必作过细的分析与理解。在第五组和第七组,教材安排了《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四篇近代白话文的课文,这些课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字、词语的用法、意思与现在不一样。教学时教师要重点提出并进行一些解释,让学生有个清楚的认识,必要的要背一背。教材第三组选入了剧本《半截蜡烛》,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明白剧本开头的介绍,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着重理解人物对话,通过人物对话,让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物勇敢机智,而且能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第三组的《打电话》是一段对口相声,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活灵活现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说话啰唆的人物形象,让人在捧腹中深受教益。相声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通过说、学、逗、唱而使人发笑的一种曲艺形式。现在郭德刚的相声更是家誉户晓,因此教学时可让学生进行表演或再创造。

  三、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特点、现代意识,贴近儿童成长需求,丰富了阅读教学的内容。

  “树立开放意识”“建立大语文观”这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材中,新选编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在继承人教版教材一贯的典范性标准的前提下,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贴近现代儿童需求,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

  教材选编了一大批新课文:有充满生活情趣,再现多彩童年生活的《祖父的园子》《我想》《童年的水墨画》,有表现一个孩子实现纯真善良心愿的《梦想的力量》,有表现祖国灿烂历史文化的《丝绸之路》,有反映我国西部建设成就,歌颂新一代建设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忠于职守、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赋予革命传统教育以新的内涵的《桥》,有展现多姿多彩异域风情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课文编排重视体现文学性,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仅编选了许多名家名篇,而且分别编写了“作家笔下的人”“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等单元。为了在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里,教给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本领,教材专门编排了旨在学习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综合性学习单元。选文从儿童成长需求出发,从当代儿童的思想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儿童的经验世界,反映现代意识。体现了对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尊重,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感,富有现代意识,彰显时代特征,丰富了阅读教学的内容。

  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是很浓厚的,也愿意投入时间到里面去。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