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果想要讲好一节课,提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这就体现出了教案的重要性。老师要提前准备好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然后把握住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配合着学生来掌握学习的内容。下面是我们学大专家带来的2015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和氏献璧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和氏献璧》。(齐读课题两遍)
2、理解“献”、“璧”的意思。
(1)、指名说说:“献”、“璧”两个字的意思。
(2)、教师小结。
二、新课:
(一)、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指名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指名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指名说说:和氏献了几次璧玉?(三次)
(三)、熟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次献璧。(第1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1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一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脚)
2、学习第二次献璧。(第2自然段)
(1)、自愿起立读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卞和第二次献璧,结果如何?
(3)、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脚)
3、齐读第1、2自然段。
4、学习第三次献璧。(3—5自然段)
(1)、指名接读3—5自然段。
(2)、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①、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
a、互相交流,读一读。b、指名汇报。c、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③、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a、将“捧”字换成“抱”字理解。
*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卞和抱着那块石头,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
b、指名说说: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
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④、理解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
a、谈谈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b、指名汇报。
5、齐读第3—5自然段。
6、讨论:“和氏献璧”他献出的是什么?并指名说说。
7、齐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活动:
1、指名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2、互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四、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
以上是学大教育为大家提供的关于2015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和氏献璧教案二的内容,希望能过帮助到大家。想要更多的帮助,请关注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