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这是我们从小就接收到的保护环境宣传语,然而在高中地理考试中,就经常会出一些关于干旱缺水的题目,让大家根据课本知识来回答。可见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对此,广州一对一辅导老师就高中地理课本总结出了干旱缺水问题的答题技巧。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例如: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水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分析)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拓展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 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 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 。 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 沙特阿拉伯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一、区域(或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分析:
形成原因 :资源性缺水 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季节分配不均);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量大
应对措施 :①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季节调控能力; ②跨流域调水,协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
③加强环保立法和监督,提高污水处理技术,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革灌溉和生产技术,节约水资源
二、工程性缺水 ①水利设施不完善,季节调控能力差; ②基础设施差,供水能力不足 污染性缺水 ,居民生产、生活污水不达标排放导致水质恶化 。
三、浪费性缺水
人们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浪费严重 ☆ 土壤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
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形低洼;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④碱性土壤 (2)人为原因:四、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
解决干旱问题基本就是一种常识,但是在考试中很多同学即使有这些常识也答不到点子上,或者不能用书面文字来解答,一对一给出的这些是完全可以帮助大家用规范语言来答题,还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地理成绩,增加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希望大家都能成功!